您當前的位置 :北方網 > 天津 > 北方首頁 正文
 

巧手刺出仿真繡 津門最早教女紅


http://www.enorth.com.cn  2004-10-11 09:31

天津建城600年曆史文化篇·史海鉤沉

  走進服飾收藏家何志華老人的家,彷彿立刻回到了過去的年代,各種式樣的明清服飾讓人愛不釋手。打開一箇舊式的木櫃,裏面的物品讓人眼花繚亂,紅、藍、青、綠各種顏色的綢緞整齊地疊放在一起。何老小心地從裏面拿出一疊緞子,輕輕展開,啊……綢緞上精美的圖案不由讓人眼前一亮。

  何老指着緞面上的圖案告訴記者:“緞子上的圖案,是當年代表天津地方服飾特色的一大體現。雖然當時的天津刺繡不像蘇繡、湘繡那麼有名,但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前,刺繡也是天津女性必不可少的一項‘專業技術’。”

  “花樣子”繡出富貴牡丹

  在何老收藏的繡花綢緞中,繡花的種類圖案也不盡相同。牡丹富貴、龍鳳呈祥、牧童晚歸……何老告訴記者:“這些花樣繡在綢緞上,無外乎有幾種用途。一種是裝飾衣服,一種是身邊佩戴的飾品(荷包),一種是鞋面的圖案,再有就是手絹上的圖案。舊時的天津,婦女必須學會裁剪刺繡,稱爲‘女紅’。據我奶奶講,老年間新媳婦過門以後,要給婆婆做一條褲子,但不準新媳婦用尺量尺寸,全憑新媳婦的眼力估算。如果這條褲子做得特別合適,從此就在婆家享福了,就會受到婆婆的高看。如果做的褲子肥瘦長短太過離譜,以後在婆家就沒有好日子,受累的活就得全由媳婦幹了,並且還會落個‘拙老婆’的名聲。相聲‘拙老婆’,實際說的就是那樣的媳婦。”

  說到裁剪與刺繡,兩者之間恐怕不能做相同的比較。在一塊緞子面上,要繡得佈局合理,圖案針線細密,不光要有耐心,而且還要有美術造詣,一般的婦女怎麼能達到呢?沒等記者詢問,何老從一個大相冊中拿出許多剪紙,一張張攤在記者眼前。

  “這些剪紙可不是一般的剪紙,這種剪紙稱爲‘花樣子’,專門爲刺繡所用。”何志華告訴記者。“是不是女孩看着‘花樣子’的圖案,在緞子面上按圖繡出來?這要求還是太高啊。”“不是‘看’着,而是把花樣子粘貼在緞面上,然後用繡線蓋住圖案,這樣就在緞面上形成了剪紙所要反映的內容。所有的圖案繡畢,花樣子就留在了緞子上,也不必拿出來了。過去服飾上的花樣,都是按照這種法子繡出來的。不然,誰敢說拿起針來就能繡出栩栩如生的各種圖案呢?”

  天津“女紅”品位高

  收藏了這麼多年的服飾、刺繡,何志華對天津當地的刺繡水平有了一個準確的定位。“當時天津與北京的刺繡作品,還沒有達到蘇繡、湘繡等名繡的水平,天津刺繡主要反映了城市婦女持家能力的一個方面。當時的婦女學習刺繡、縫紉,主要是用於自己家庭,少數人家的婦女也通過這項技術作爲謀生的一個手段。這樣一來,天津刺繡作品反映了大城市審美觀與農村的差異。”

  爲了展示清代與民國前期刺繡水平的不同,何志華先生拿出來自不同地區的刺繡藏品讓記者觀察。出自天津婦女手中的作品,不論是衣袖的圖案,還是針線的華麗、運針的細緻、顏色的搭配以及構圖的雅緻,都是當時內地地區以及農村地區所無法相比的。“用一句通俗的話說,咱們天津婦女的刺繡不‘俗’,而且手‘巧’。”何志華給記者展示的一個婦女頭箍,儘管上面鑲滿了各種銀飾品,但不太講究的圖案與顏色,一眼就可以看出它的不足。

  “下崗”大師天津傳藝

  談到刺繡收藏,何志華至今還有一個遺憾。“1912年至1913年期間,蘇繡代表人物———沈壽(1874—1921)來到天津開設教繡處,傳播蘇繡的真諦。可惜的是,我至今沒能找到沈壽女士在天津的作品。”

  能夠被何志華老人這樣尊崇的作品,當然是世間少有的作品。而蘇繡奇女沈壽,更引起記者的興趣。何老介紹說,沈壽原名沈雲芝(字雪君),世居蘇州紅坊。沈雪君冰雪聰明,學繡讀書,非常勤奮,從7歲起,隨同姐姐沈立學習刺繡,13歲的時候繡品便已十分精絕,慢慢地成了當地商人搶購的商品。

  1893年,沈雪君與舉人餘兆熊(餘覺)成親,從此餘兆熊每天半日讀書,半日陪着沈雪君研究刺繡。當時沈雪君的繡藝雖然高超,細膩精緻,但構圖立意仍未脫“金玉滿堂”、“福祿長貴”的模式。餘兆熊和沈雪君夫妻合作,早晚研究,從構圖、色調、意境、成法各方面加以改進。當時在上海有一家刺繡世家“露香園”,主人姓顧,創始於明朝,“露香園”中所繡的花鳥條幅,被王公貴胄們視爲珍品,“顧繡”名聲大噪。後來沈雪君的繡品卻是後來居上,看過的人都說:“針端奪化,指下生春,已經凌駕露香園之上了。”

  但最終成就沈壽的,不是沈壽與“顧繡”的比較,而是來自當時清朝的最高人物———慈禧太后的恩賜。何志華老人說,沈壽從什麼時候出名,爲什麼又叫“沈壽”,都與慈禧太后有關。

  光緒二十八年(1902)是慈禧太后的70大壽。臣子們爲討老佛爺的歡心,從朝廷到地方,無不挖空心思,蒐集珍品奇玩。有心人便找到沈雪君,於是由余兆熊設計,沈雪君精心繡制,花了大半年的時間,繡成山水、花鳥、佛像、法畫各四幅,連綴成四個屏障,送到北京。

  慈禧70壽誕那天,由太監李蓮英攙扶着,一路看過來,忽然發現了牆角里的幾幅壽屏,工緻妍雅、細膩絕倫、構圖新穎、賞心悅目。不禁伸手撫摸,嘖嘖稱奇,對李蓮英說:“查一查這是哪個奴才送的,叫他招那刺繡的人一同來見我。”送屏的官員喜不自勝,星夜準備一輛豪華馬車往杭州趕,把沈雪君夫婦連同沈雪君的姐姐沈立一併接入北京。

  對餘兆熊來說,一個舉人,這是做夢也沒有想到的破格榮耀。在賜宴後,慈禧又召見了沈雪君,對這個玲瓏的蘇州姑娘甚是喜愛,大加讚賞。第二天,慈禧賜給沈雪君“福”、“壽”大字,於是沈雪君夫婦分別改名沈壽、餘福。

  過了幾天,朝廷在京城成立繡工科,欽派餘兆熊爲總辦,沈雪君爲總教習。但辛亥革命後,繡工科被解散。沒有了生活來源的沈壽,只好從京城來到天津,在天津成立了第一家女子繡工傳習所,通過招生收取學費維持生活。

  天津初見仿真繡

  1912年5月,天津法租界梨棧大街拐角處生昌號絲線店(今和平區哈爾濱道與遼寧路交口附近),門口醒目的“餘沈壽教繡處”招牌在空蕩蕩的租界區內顯得格外惹眼。何志華介紹說,當時這一帶被稱爲“梨棧”,因1898年最早有一家經營水果(主要是鴨梨)的批發貨棧而得名。但當時這裏還只有一些小商店,雖然在1911年以後商店開始增多,但絕對沒有達到1920年以後的繁華。所以,沈壽開設的刺繡培訓班,只能招少量的學員。

  沈壽的刺繡不僅聲蓋國內,同時也名揚海外。宣統二年,意大利王后誕辰,沈壽刺了一幅與真人一般尺寸的意大利王后繡像,使得有世界大美女稱號的意大利王后,活生生地凸現在絹帛上,呼之欲出,歎爲觀止。繡品如期運到意大利,意大利王后一見,大爲驚奇,認爲是世界第一流的美術作品。意大利國王親筆致函清朝,盛讚中國藝術的精湛偉大。同時以王室徽章、意大利王后平日所戴的金剛鑽手錶送給沈壽。又以意幣20萬爲酬,這事國內外報紙競相登載。許多國家的人都知道中國出了女性大藝術家。

  但即使是這樣一位知名人士親自指導,前來學習刺繡的大家閨秀也沒有達到門庭若市的地步。面對不景氣的市場,沈壽又將目光轉移到普通家庭的女性。刺繡不能只是大家閨秀的專利,還必須讓學習刺繡的女性能夠賺錢養家,必須“學以致用”。

  基於調整後的思想,沈壽放下了刺繡大師的“架子”,明碼時價地標出學員所需交納的學費以及刺繡對於家用謀生的好處。招生牌上寫着:“不拘年齡,暫不膳宿,每月學費二元。售出繡品餘利以一半津貼學生,大約普通班每月可得二元至三元,高等班可得八元至十元。”

  看到這樣的介紹,不少婦女爲之心動,即使在普通班學到一些刺繡技術,也能夠將學費賺回來,如果達到高等水平,每月的收入那就太可觀了。又學習技術又能賺錢,天底下哪有這樣的好事,沒多久,第一期學員就全部招齊了(只有十幾個人)。沈壽的刺繡技術,在天津找到第一批傳人。

  談到這裏,何志華有些遺憾地說:“刺繡的成品不像書畫作品,每件都有作者落款,因此到底沈壽在天津有多少作品,還是一個謎。除去已知的4幅《羅漢圖》,收藏界也瞭解不多。而沈壽的學員,也無法具體考證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沈壽的仿真繡作品,應該只爲當時的達官顯貴所擁有,畢竟她的作品非常珍貴。

  張謇“搶”走“刺繡女皇”

  沈壽在天津度過了一年零三個月的平靜時光。1913年8月,沈壽告別了天津,南下老家。轉年,從南通傳來消息———沈壽出任南通女工傳習所所長,而聘請她擔當此職的,就是有“南張北周”之稱的“南張”———晚清狀元、著名實業家張謇。

  張謇對沈壽早有了解,宣統二年,在南京舉辦的“南洋勸業會”上,沈雪君擔任繡品審查委員,第一次見到了張謇,這年張謇58歲。辛亥革命後,袁世凱做了民國總統,張謇以嵩山四友之一的身份,擔任了一個時期的農商總長,但念念不忘他在南通辦的實業,於是辭職南歸。張謇南歸時,繞道天津見到沈壽夫婦,殷勤邀請沈壽到南通主持刺繡學校。餘福(餘兆熊)則任貧民工場場長,兼營上海福壽繡織公司業務。沈壽的幾名弟子也同時隨沈壽南下,成了張謇的職員。

  何志華告訴記者:“1921年,沈壽病逝在南通,生前在南通培養了近千名學員。而這些學員大多爲普通百姓家婦女,不但傳揚了刺繡技術,而且也帶動了張謇的發展實業計劃,成爲當地婦女的生活來源。如果沈壽能夠得到天津當時實業界人士的重視,肯定會將技術‘留’在天津。”

  沈壽的目標與興辦實業的目標有所相似,就是使普通婦女在“心靈手巧”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學會謀生的手段。沈壽離開天津後,刺繡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大的起色。1930年,天津女子高等手工研究社的成立,人們關注的目光再一次投向刺繡。但是,參加這一刺繡學習的學員,已經與1912年時學員的身份有了微妙的變化,許多人都是大家的閨秀名媛。在100多名學員中,有30多人中途退學,而每科的學費爲每月5塊大洋(普通3口人家一個月的生活費),若是普通人家的婦女,再怎麼說也不會白白扔進這麼多錢而退學。

  據何志華介紹,20世紀30年代重新興起的刺繡,從藝術上沒有取得更大的進步,只是有錢人家閨秀們消遣的一種時尚。與沈壽在天津傳藝相比,屬於兩種不同的辦學理念。

  

  稿源: 北方網—城市快報   編輯: 劉輝
[發表評論] [進入天津600年論壇]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天津師大八里臺校區搬遷 校區外圖書館一併遷出
杭州導致大批航班延誤的UFO視頻照片曝光(組圖)
姐姐偷情找孿生妹妹頂包瞞丈夫 買彩中獎引血案
我軍公佈海上演練場景 美媒稱黃海軍演是在玩火
任志強北京西單駕奔馳車撞翻三輪車 負全責(圖)
南京破獲一特大淫穢網站 “人性聯盟”扭曲人性
英媒曬首腦“賬本” 中印領導人拿納稅人錢最少
天津9日起3天將頻繁遭受雷雨侵襲 防汛面臨大考
兒子給文強“功過”打分 稱“很崇拜父親”(圖)
昆明突查6家娛樂場所 抓獲52名賣淫嫖娼者(圖)
魅力天津——海河日升月起
魅力天津——雄奇秀古的山
魅力天津——基礎雄厚的工業
魅力天津——文藏典雅的城
魅力天津——枕海造勢物流天下
魅力天津——綠意盎然的城
魅力天津——銀河落定
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
魅力天津——濱海騰飛
魅力天津——泰達神話
關鍵詞:
Can not find mark:ali_2
分類廣告>餐飲、娛樂
·華富宮洗浴城
·超越者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東平辦公設備耗材中心
·佳鑫辦公設備租賃復印機
·天大賽奇廣告
·輝岳都錦家政
·達盛搬家
·凱捷保潔公司
·英潔清潔
·老北寧公園寵物醫院
·150元/市話長途無限打
·優質煤炭銷售
·免費安裝固定電話
·數碼美甲機成就老板夢
·新型雙鍋玉米爆花機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