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門變遷  畫說天津  友城三十年  津門百橋  慶典報道  論壇  
 

我家有寶 一把刻刀曲折走


http://www.enorth.com.cn  2004-08-09 09:39
【專題】天津設衛築城600週年

天津建城600年曆史文化篇·史海鉤沉

  民間收藏興盛是天津的一大特色,老玩意兒、老物件、票據、古玩……大到車輛、門窗,小到錢幣、商標,五花八門,各色不一。也許很多人不會想到,有人收藏的竟是“玉璽”,而且竟有數百方。雖然這些玉璽是自制的複製品,但也着實讓記者大開眼界……

  飛龍盤踞的玉璽,封建王朝皇帝權力的神聖不可侵犯的象徵。隨着民國成立,清帝退位,歷經數千年風風雨雨封建王朝最終湮沒於歷史長河之中,玉璽,也隨之失去了它的價值依託。

  雖然沒有皇帝再用玉璽,但是專門負責給皇帝雕刻玉璽的御工那精湛的雕刻技術卻沒有消失,而是傳入民間。從此,製作玉璽的技術也就有了許多傳人,家住南開區的楊健力就是其中一位。

  走進他的工作室,記者頓時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不大的房子裏擺滿了各式各樣的璽印。“我隨師傅學習雕刻,而且專門學習雕刻玉璽。師傅曾告訴我,這門技法是從過去在宮廷裏專門雕刻玉璽的御工手裏流傳下來的,到了我們這一代,手藝更不能丟。作爲幾代人傳承下來的民族技藝,我們有責任把它繼續發揚廣大。”

  大小寶貝擺滿屋

  家藏璽印數百方

  記者一邊聽着楊健力的介紹,一邊欣賞着他工作室裏擺放的璽印。“其實,這裏擺着的只是一小部分,前段時間因爲要參加上海的一個展覽,大部分已經被送走了。我現在家藏數百方各式的玉璽。”

  就算是這一小部分,記者看得也是眼花繚亂。展櫃裏擺放各式璽印,其印紐的圖案大部分以龍爲主。“那時候皇親國戚所用璽印的圖案都是以龍爲主,數量衆多,式樣各異。”楊健力向記者介紹說,“現在比較著名的有‘正龍’、‘交龍’、‘騰龍’等式樣的璽印。就以乾隆皇帝的‘古稀天子之寶’玉璽來說,就是交龍圖案。這個玉璽印柄爲兩個顛倒的龍頭,各向一端,四隻龍爪緊緊抓住玉璽,玉璽四面浮雕二龍戲珠圖案,印面篆刻陽文‘古稀天子之寶’六個大字。在我所收藏的玉璽中,這可以說是極品。”

  記者在他的展櫃中還看到了一枚造型奇特、造型似龍非龍的玉璽。楊健力說:“這是當時比較有特點的獨角龍印紐玉璽,其獨特之處就在於上面雕刻的是獨角龍。獨角是爲了增加靈獸之氣,它常常是正義的象徵。氣勢恢弘之靈獸,仰首投足之造型,乃有頂千斤攬萬仞之力,不但象徵皇帝的威嚴,還能給人以美的藝術享受。”

  師祖入宮做玉璽

  口傳身授留絕技

  印章作爲文物,以其方寸之軀,在中國流行了兩千多年。從16世紀的明代開始,印章藝術和文人書畫結合,且日趨緊密,乃至成爲作品的構成部分,於是出現了明清兩代五百年間具有革新精神的文人篆刻。古時印材多用銅,尤精者用玉,或有用金銀者,以區別品級貴賤。元代中期,王冕始以花乳石做印,以刀代筆,風氣大開,一時文人雅士以其易於受刃,競相採用。清康熙、乾隆時期的紐制,題材多樣,技法純熟,制紐名家輩出。當時的周尚均、楊玉旋爲壽山石的一代宗師,被皇帝召爲“御工”,專門製作玉璽。

  “我自小學習了書法、繪畫和篆刻。20世紀80年代初期拜津門名家張金鈴先生爲師,開始學習印紐的雕刻。據我師傅講,我們學習的雕刻技法是從前清時期宮廷御工師祖楊玉旋那裏流傳下來的,專門雕刻玉璽。到了我的師爺金禹民先生時,爲皇帝專門製作玉璽的御工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但雕刻的技法卻保留了下來。”

  “學習這門手藝真是不容易,因爲以前只是靠師傅們一代代的口傳身授教徒弟,沒有學習材料,沒有圖紙,更沒有實物讓你現場臨摹。畢竟皇帝用的玉璽一種式樣全國能保存的也就那麼一枚。”楊健力告訴記者,“徒弟必須認真聽講,做到心領神會,才能真正去掌握其中的真髓,否則只能是當一輩子學徒。”

  爲學精髓走全國

  收藏全爲仿製品

  記者看着楊健力數十枚的收藏品說:“您有這麼多玉璽,故宮博物院沒有把它們都收藏進故宮嗎?”楊健力聽後笑了:“要說這些玉璽,大部分還是我從人家那裏‘偷’回來的呢。”他怕記者誤會,又緊接說:“這些玉璽全部都是仿製品,真品都由國家收藏保存。其實我家的寶,就是我從師傅手裏學來的、早年間御工專雕玉璽的手藝。”

  據楊健力介紹,他開始學習雕刻玉璽時,爲了能讓自己更好地理解師傅所說的各種技巧,就找遍了全國有保存玉璽的文物單位,參觀當時的原件。如果有可能,他就拍張照片回來。不讓拍照的地方,他就畫,把那些師傅曾經說過和自己覺得要注意地方細細記錄,回家再加以研究。

  “別看我這裏的全是仿製品,但也傾注了全部精力。無論從選料還是做工,我都爭取與原件保持一樣。也許在別人眼裏它們只是有些市場價值的石頭,但在我的眼裏,它們卻是無價之寶。”

  雕璽印技須高

  刻刀要用十多把

  “其實,玉璽的好壞,除了它的選料外,更重要的就是它的‘印紐’。印紐,就是印章頂部的造型與紋飾,玉璽紐雕以龍爲主,反映出當時皇帝自命是‘真龍天子’的心理,印紐雕得好壞,才真正決定這方玉璽能不能登上皇帝的金鑾殿。”

  “這些玉璽都是我自己一刀一刀在這裏雕刻出來的。”楊健力指着自己的工作臺,“雕刻一個印紐通常情況要用十多種不同式樣的刀才能完成,一般有斜口刀、剷刀、圓弧刀等等,這些刀具並沒有規定的長短和形狀,全部都是實際操作者從便於自己雕刻的角度出發、自己製作而成的。”

  據楊健力介紹,在雕刻玉璽的過程中,雖有基本要求,但沒有固定模式,創作者要隨機應變,靈活應用。雕刻完全後,印紐部分的棱角要銼圓順,既講究石材的自然形狀(氣勢),又要做到不刺手(渾樸)。

  玉璽難雕是龍首

  在玉璽的雕刻過程中,最難處理的就是“龍頭”。楊健力說:“我在複製玉璽的過程中發現,一條龍看上去是不是能夠‘活’起來,最重要的就是龍頭,不但要雕出一隻有目有鼻、有口有牙的龍頭,還要把一些細小的褶皺都雕刻上去。”楊健力拿出了自己一方仿製的獨角龍玉璽,指着龍頭說:“一條龍的神態大部分都是由這裏表現出來的,所以在雕刻這裏的時候,一定要有個順序。一般情況下,雕刻者都會從高至低的順序去雕,先做出龍角,再去做龍鼻、龍鬚。下刀的時候要凝神定氣,一氣呵成,絕不能猶豫。往往一個停頓,就會導致一個敗筆。”

  “雕龍點睛”求神韻

  “師傅曾告訴我,歷代御工都是按前人制作的玉璽爲資料,在繼承傳統的同時還要博採衆長,善於吸收其他藝術門類的藝術精華,諸如青銅器藝術、玉器藝術、畫像磚藝術等,去表現玉璽上龍的神態。俗語說,‘畫龍點睛’,也許我們叫‘刻龍出神’吧。”楊健力說,“皇帝玉璽上的龍有各種各樣,有獨角的、騰雲的、亮爪的,但全部都是正龍,也就是說,龍頭和龍身都是向着一個方向的,而且龍爪都是五趾。”

  在玉璽的雕刻中,除了強調“動象”,更講究細部的刻畫。如龍的腿部肌肉力求突現以顯活力,五爪結構嚴謹以顯力度,怒目翹鼻以顯傳神,須及牙、舌的刻畫細膩以顯精神。要做到極盡細緻,又要做到自然變化恰到好處。在刀法上,運刀要穩健,刀法要細膩,於細微處如須鬃、毛髮之開絲刻畫要做到條條清晰。在表現手法上豐富而有內涵,渾樸中見秀靈。

  與皇帝的玉璽不同,皇后和妃子、皇族們用的印就比較活潑了。有的歪頭斜身,似在休息;有的盤轉而上,似在嬉戲。但是,無論怎麼雕琢,這些龍都必須遵守一個原則,絕不能有正龍的形象出現,因爲只有玉璽印纔可以有正龍的造型。

  玉璽本是“雙胞胎”

  “皇帝使用的玉璽,全國只有一枚,其實這個‘孤本’是人爲造成的。”楊健力向記者透露了一個“祕密”:“一般情況下,御工在爲皇帝制作玉璽的時候,也想到了如果由於自己的一時不慎,將會造成手中的玉璽成爲廢品,那肯定是交不了差的。所以他們在製作過程中,都會先後用相同的石材製出兩枚形態一樣的玉璽。按期完工後,御工會把制好的兩枚玉璽送到宮廷內一個專門鑑別玉璽的部門,選擇一枚進獻給皇帝,然後把剩下的那枚在專人的監督下銷燬。所以就算是皇帝也很難知道,他手裏用的這枚玉璽還曾經有過一個‘孿生兄弟’。”

  皇帝除了國事中使用的“大號”玉璽外,還有許多“小號”玉璽,其實就是他的私人用章。這些“璽”不會印在詔書上,而是經常用於在他們寫的詩、做的畫後面的落款。據記載,清朝皇帝康熙所用印章就高達120方,但由於八國聯軍的入侵,遭劫後僅存數方,大部分都流失海外,不知所終。

  稿源: 北方網   編輯: 劉輝
[發表評論] [進入天津600年論壇]

 北方網精彩內容推薦
裸女現西安鬧市街頭 橫躺路邊讓路人錯愕不已
青海生產“三聚氰胺奶粉”廠家3名責任人被刑拘
新疆UFO可能是俄羅斯火箭 杭州UFO或爲球狀閃電
濟南女主播訂婚富二代 禮金就收了8000多萬(圖)
中國工商銀行總行院內起火 火苗三層樓高(組圖)
姐怎麼上去的呢?大學女生爬樹拍畢業照爆紅網絡
天氣信息:津城10日迎來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耶穌抱裸女照捱轟 葡萄牙《花花公子》停刊(圖)
名模曝衆模特都曾被騙拍豔照 籲勿輕易裸露身體
天津大運會場館明年底試運行 徵集會徽吉祥物
魅力天津——海河日升月起
魅力天津——雄奇秀古的山
魅力天津——基礎雄厚的工業
魅力天津——文藏典雅的城
魅力天津——枕海造勢物流天下
魅力天津——綠意盎然的城
魅力天津——銀河落定
市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局
魅力天津——濱海騰飛
魅力天津——泰達神話
關鍵詞:
Can not find mark:ali_2
分類廣告>餐飲、娛樂
·華富宮洗浴城
·超越者彩色印刷有限公司
·東平辦公設備耗材中心
·佳鑫辦公設備租賃復印機
·天大賽奇廣告
·輝岳都錦家政
·達盛搬家
·凱捷保潔公司
·英潔清潔
·老北寧公園寵物醫院
·150元/市話長途無限打
·優質煤炭銷售
·免費安裝固定電話
·數碼美甲機成就老板夢
·新型雙鍋玉米爆花機
 

Copyright (C) 2000-2019 Enorth.com.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由天津北方網版權所有